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 11

    2025-02

    加代育种(Speed Breeding):加速作物研究和育种的强大工具

    加代育种(Speed Breeding)通过光周期调控(22:2光暗循环)与LED补光技术,在人工气候室内实现作物快速生长,春小麦、鹰嘴豆等一年可达6代,较传统温室效率提升200%。该技术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团队于2018年发表于《Nature Plants》,结合基因编辑与基因组选择,显著缩短育种周期至1-2年,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 10

    2025-09

    面向植物合成生物学的植物工厂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农业机械学报》最新综述指出植物工厂将成为合成生物高价值产物产业化核心载体,泰达仪ppm级气候室与可调LED补光系统已做好装备支撑,助力药用蛋白、稀有代谢物量产。

  • 15

    2025-08

    中农科院突破:LED红蓝绿光调控紫花苜蓿增产32%,粗蛋白提升17%

    LED红蓝绿光及其光照模式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氮代谢的调控机制

  • 23

    2025-07

    行业前沿 | 植物工厂生菜营养液智能管理新突破:QM模型节肥74%不减产

    苏州农职院研发植物工厂生菜营养吸收模型(QM方案),精准调控营养液供给,对比传统EC管理减少74%肥料用量且保障产量稳定。该技术可集成至人工气候室智能水肥系统,实现零污染排放。泰达仪环境控制技术为QM模型提供精准光温支持。

  • 08

    2025-07

    秸秆配施蓝藻和针铁矿对黑土区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评估针铁矿在秸秆+蓝藻还田条件下对黑土稻田温室气体(CO₂、CH₄、N₂O)排放的削减效果及微生物机制。

  • 24

    2025-06

    基于VMD-Transformer-ECM模型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预测

    期刊信息《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1卷第6期在线公开:2024年12月5日(知网)DOI:10.13543/j.bhxbzr.2024.06.011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1019)分类号:X831(环境监测) 研究团队张子煜、陈娟(北京化工大学);刘浩哲(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 技术方案 1、模型架构 Step1 数据分解:VMD将气体浓度序列分解为多组本征模态函数(IMF),消除非平稳性干扰Step2 分量预测:Transformer模型独立预测各IMF分量(多头注意力机制捕捉长程依赖) Step3 误差补偿:ECM模块对预测残差建模,输出补偿值修正初步结果 2、创新点 VMD-Transformer耦合:解决浓度序列波动性强、非线性复杂问题 动态误差补偿:ECM将预测误差进一步降低18-32% 3、性能验证 气体类型 预测步长 MAPE(%) RMSE(×10⁻⁶) R² CO₂ 3小时 4.38 35.44 0.94 SO₂ 3小时 5.92 28.71 0.89 对比模型* 3小时 7.26-9.81 48.63-62.15 0.72-0.83 *对比模型:LSTM、GRU、单一Transformer 结论价值 该模型为工业区/城市空气质量预警提供高精度工具,尤其适用于需快速响应的有毒气体泄漏场景,推动智能环保监测技术发展。 ABB LGR 二氧化氮分析仪 (NO2)        我司代理的ABB LGR 污染气体分析仪系列产品,包括三种仪器。即:1、氨气分析仪,2、硫化氢/氨气分析仪,3、二氧化氮分析仪。 欢迎来电咨询。

  • 09

    2025-06

    LED蓝莓补光灯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研究

    一、期刊信息 《轻工科技》2024年第40卷第6期 在线公开:2024年11月14日(知网) 资助项目:2023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313654054P) 分类号:S663.9(园艺);TN312.8(电子技术) 研究团队 王吉平、王宇洋、陈思琪等(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二、技术方案 1、系统架构 -数据采集层:部署光照/温湿度/植物生长传感器 -传输层:无线网络(WiFi/LoRa)实时传输至中心处理单元 -分析层:算法动态优化LED光强与光周期(如红光:蓝光=3:1) -交互层:可视化界面支持用户监控与手动调控 2、创新点 -建立蓝莓光需求模型(PPFD阈值:苗期200μmol/m²/s,果期400μmol/m²/s) -自适应调光算法响应环境变化(如阴天自动补光至设定阈值) -生长数据与光参数关联分析(例:蓝光占比↑15% → 花青素积累↑22%) 三、应用效果 生长效率:果实成熟周期缩短18-25% 品质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5%,单果重增加12% 节能表现:较传统定时补光能耗降低30% 四、结论价值 该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执行"闭环,为小浆果类作物精准光调控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推动智慧农业技术落地。       泰达仪自有核心技术,研发植物生长专用光源400-700nm红蓝光。 针对不同植物生长及特殊光处理实验要求,配备单色、双色、三色、多色光源进行组合应用。泰达仪灯具使用寿命长达5万小时、光质均匀稳定,广泛用于光处理对植物逆境生理、光合机制、逆环境实验光照、动物培养研究等多种用途。     3色光谱平板型:包含B(450nm±5nm)、R(660nm±5nm)、IR(730nm±5nm);每种光源光强通过触摸屏独立0-100%无级可调;     四色平板型: 光谱包含B(450nm±5nm)、R(660nm±5nm)、IR(730nm±5nm)、W(全光谱400-700nm) 欢迎来电咨询!

  • 30

    2025-05

    微纳米加气和腐殖酸添加对滴灌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论文基本信息 -标题:微纳米加气和腐殖酸添加对滴灌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期刊:《节水灌溉》(网络首发)-作者:王靖程等(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郑继亮(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69016)、自治区“天池英才”青年博士人才项目、石河子大学青年拔尖计划(CXPY202115)-分类:农业工程·园艺 -在线公开:2025年4月14日(知网) 研究设计--双因素试验: 1.腐殖酸添加量:H0:0%(对照) H1:0.5%(占肥料总质量) 2.灌溉方式: S:常规地表浅埋滴灌(对照) O:微纳米加气灌溉 3.处理组合:H0S、H0O、H1S、H1O 关键结论 1.增产提质: -微纳米加气(O)使产量↑34.96%、维生素C↑41.54%、番茄红素↑41.94%,可滴定酸↓6.07%。 -腐殖酸(H1)进一步协同增效,可滴定酸↓10.82%。 2.温室气体排放: -微纳米加气与腐殖酸均显著增加CO₂、N₂O排放(↑32.67%~58.87%),但降低CH₄排放(↓19.37%~31.46%)。 3.综合最优方案: -H1O处理(0.5%腐殖酸+微纳米加气)经Topsis评价得分最高,兼顾:产量品质提升,经济效益最大化 ,温室气体减排(CH₄↓31.46%)。 4.应用价值 -生产推荐:滴灌加工番茄采用0.5%腐殖酸+微纳米加气灌溉方案。 -减排平衡:需配套碳捕获技术(如生物炭)以抵消CO₂/N₂O排放增加。       我司代理的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系列产品,包括十种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分析仪器。即:1、温室气体分析仪,2、多气体碳排放分析仪,3、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4、超便携温室气体分析仪,5、便携式氨气分析仪,6、氧化亚氮/一氧化碳分析仪,7、甲烷/氧化亚氮分析仪,8、羰基硫分析仪,9、便携式甲烷分析仪,10、便携式氧化亚氮分析仪。      欢迎来电咨询!

  • 19

    2025-05

    植物工厂LED光源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用莴苣生长及栽培区域内热环境的影响

    论文基本信息 标题:植物工厂LED光源不同光照时间对叶用莴苣生长及栽培区域内热环境的影响期刊:《蔬菜》2025年第4期作者:王泽鹏(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刘振涛、许红军、张世泽(新疆紫晶川梭高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基金:新疆蔬菜产业技术体系(XJARS-07)DOI:10.26924/j.cnki.sczz.2025.4005分类:农业科技·园艺 在线公开:2025年4月21日(中国知网) 研究背景与目的核心问题:植物工厂中LED光源长时间运行导致栽培区温度升高,影响叶用莴苣品质与能耗效率。 研究目标:探究8、10、12小时光照时长对莴苣生长及环境温度的影响,筛选最优光照方案。 实验设计处理设置: 光照时长:8 h、10 h、12 h(LED光源,光强固定) 处理周期:15天(生长期持续观测) 观测指标: 环境参数:栽培区温度 生长指标:地上部鲜质量、叶片数、株高 品质指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 经济分析:能耗成本与净收益 关键结果 核心结论温度响应:光照时间每延长2小时,栽培区温度升高约1.5℃(12 h比10 h高1.8℃)。生长与品质:10 h处理鲜质量与12 h无显著差异,但可溶性蛋白(+19.7%)和可溶性糖(+19.4%)含量显著优于12 h。 经济效益:10 h处理净收益最高(102.6元/m²),较12 h处理节能18.5%,综合性价比最优。 应用建议生产推荐:植物工厂叶用莴苣采用10小时光照方案,兼顾产量、品质与能耗成本。 技术延伸:结合动态光周期(如生长期分段调控),进一步优化光能利用效率。       泰达仪自有核心技术,研发植物生长专用光源400-700nm红蓝光。 针对不同植物生长及特殊光处理实验要求,配备单色、双色、三色、多色光源进行组合应用。泰达仪灯具使用寿命长达5万小时、光质均匀稳定,广泛用于光处理对植物逆境生理、光合机制、逆环境实验光照、动物培养研究等多种用途。     3色光谱平板型:包含B(450nm±5nm)、R(660nm±5nm)、IR(730nm±5nm);每种光源光强通过触摸屏独立0-100%无级可调;     四色平板型: 光谱包含B(450nm±5nm)、R(660nm±5nm)、IR(730nm±5nm)、W(全光谱400-700nm) 欢迎来电咨询!

  • 30

    2025-04

    【ABB LGR】褐藻类物质对土壤碳组分、酶活性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期刊信息 《土壤学报》(网络首发) 在线公开时间:2025年4月21日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 分类号:S142.5 基金项目: •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3TSGC0365) • 山东省农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项目(SDAIT-2021-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3080) 作者及单位 1. 吕浩楠、杨闻天、卢方珂、吴清云、杨越超、申天琳 ◦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周晓嘉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3. 张良金 ◦ 山东结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单夫业、董勤德 ◦ 山东植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设计 实验处理(112天室内培养,25℃恒温) 处理代号   处理内容  CK             空白对照  Sea            褐藻原粉  Alg66         黏度66 mPa·s海藻酸钠  Alg360       黏度360 mPa·s海藻酸钠  Fuc            岩藻多糖  核心结果 1. 土壤养分变化 ◦ 有机碳 & 全氮:所有褐藻处理均显著提升 ◦ 有效磷: ◦ Sea处理↑19.83% ◦ Alg66↓17.67%、Fuc↓20.15% ◦ 速效钾: ◦ Sea处理↑260.23% ◦ Alg66↓11.41%、Fuc↓6.36% 2. 碳组分与酶活性 ◦ 溶解性有机碳:Fuc处理达CK的6.34倍(培养末期) ◦ 酶活性提升(Fuc处理): ◦ 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 ◦ β-木糖苷酶(BX)、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3. 温室气体排放 ◦ CO₂:所有褐藻处理排放量均高于CK ◦ N₂O:Alg66与Alg360排放量显著降低 ◦ CH₄:各处理无显著差异 结论与价值 1. 功能差异 ◦ 岩藻多糖(Fuc): ◦ 显著提升活性碳组分(尤其是溶解性有机碳) ◦ 激活土壤碳循环关键酶(BG、CBH、BX、NAG) ◦ 海藻酸钠(Alg): ◦ 高黏度(360 mPa·s)对N₂O减排效果更优 2. 应用潜力 ◦ 褐藻类物质可作为绿色增效剂,定向调控土壤碳氮代谢 ◦ 海藻酸钠适用于减排型肥料开发,岩藻多糖适配碳封存技术         我司代理的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系列产品,包括十种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分析仪器。即:1、温室气体分析仪,2、多气体碳排放分析仪,3、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4、超便携温室气体分析仪,5、便携式氨气分析仪,6、氧化亚氮/一氧化碳分析仪,7、甲烷/氧化亚氮分析仪,8、羰基硫分析仪,9、便携式甲烷分析仪,10、便携式氧化亚氮分析仪。   欢迎来电咨询!

  • 公司介绍
    公司早期以生态环境监测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代理业务为基础,逐步转型为人工环境控制及植物培养领域的技术企业,专注于加代育种、光温协同调控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0号2号楼B座1801室
    电话:010-6945-8174
    邮箱:wang@tedayi.com
    服务支持
    技术问答
    技术服务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泰达仪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00326号-1
  • 010-6945-8174

  • 010-6945-8174
  • 发送短信